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云辦公、在線教育等5G需求,就是新基建的主要領域。
結合近年中央媒體相關報道,新基建包括5G基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七大領域,其明顯特征是依托新技術。第一,新基建主要是資本密集型產業、高技術領域,能夠為新技術人才提供就業,不同于傳統基建的勞動密集型特征。第二,新基建投資體量有限,僅為當前基礎設施投資的一部分,直接拉動GDP增長作用較小,不同于傳統基建對GDP增長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三,傳統基建大部分領域已經過剩,無法滿足經濟發展要求,而新基建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其投資具有乘數效應,符合我國當前發展的多種目標。最后,新基建是對存量具有很大的效率提升效應,因此傳統產業技術改造需要與新基建同步進行、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