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4xucu"><optgroup id="4xucu"></optgroup></mark>

        <rp id="4xucu"></rp>
        1. <li id="4xucu"></li>

          <tbody id="4xucu"><pre id="4xucu"></pre></tbody>

          免費發布信息

          城投網

          Tel:025-86700522-805

          城投網 - 微信二維碼小圖

          關注微信

          城投網 - 微信二維碼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城投大數據 » 新聞中心 » 正文

          觀點|智慧城市建設模式與推進策略——以江蘇省為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16   來源:《上海城市規劃》2018年第1期《智慧城市建設模式與推進策略   作者:席廣亮、甄 峰、曹晨、羅桑扎西,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瀏覽次數:670
          核心提示:本文在分析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創新發展、民生改善、產業融合、城鄉治理等角度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模式創新,并以江蘇省為例,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與特征,進而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完善體制機制等建設策略。
          來源:《上海城市規劃》2018年第1期《智慧城市建設模式與推進策略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作者:席廣亮、甄  峰、曹晨、羅桑扎西,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新型城鎮化及面向未來的智慧社會發展,對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社會化服務、創新發展、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方面亟待突破。本文在分析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創新發展、民生改善、產業融合、城鄉治理等角度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模式創新,并以江蘇省為例,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與特征,進而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完善體制機制等建設策略。

           

           1 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存在問題

           

          2012年開始,在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旅游局等國家部委智慧城市試點的推動下,超過300多個城市進行了智慧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工作,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各類數據和信息初步得到整合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催生了巨大的產業市場。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國家戰略引領和地方實踐的推動下,智慧城市相關的頂層設計理論、指標體系、標準規范等研究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總體上,當前我國智慧城市處于2.0的發展階段,在規劃建設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第一,智慧城市建設仍然以信息化為主導,缺乏多學科、多領域知識融合的頂層設計,導致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大多仍然停留在技術、基礎設施層面。第二,智慧城市建設呈現出以政府信息化項目建設為主的自上而下過程,建設模式單一,缺乏市場調節和全社會的參與,導致建設項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第三,重視對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缺乏面向智慧社會的智慧城市建設理念,對于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以及城市管理創新領域關注不夠,導致智慧城市建設難以適應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要求。

           

           2 江蘇省智慧城市建設的模式創新

           

          2.1  創新發展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了政府、企業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從而帶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發與廣泛應用,又促進了城市發展動力由資源、勞動力的投入轉向創新要素和智力資本的投入,同時推動城鎮化發展過程的技術創新以及城市的創新能力。

           

          2.2  民生改善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立足于人本化的智慧城市建設,以提升社會民生保障與改善能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為出發點,進行智慧城市的相關內容建設。以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民生、智慧社區、智慧社會保障、市民卡等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為重點,進行信息基礎設施和智慧服務應用推廣,改變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模式,面向城市居民提供人性化的生活服務,全面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針對具體城市民生改善要求和不同民生服務項目的特征,制定差異化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2.3  產業融合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以培育和強化產業特色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著力通過信息化、智能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農業的融合發展,發揮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產業整合、創新與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第一,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發展;第二,引導信息技術與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務業的融合;第三,通過智慧農業、鄉村電子商務和農業服務信息平臺建設,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發展。

           

          2.4  提升城鄉治理水平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以及對品質城市建設的需求增加,將對城市設施運行、公共服務、社會經濟組織、空間發展等帶來更高的要求,進而對城市的治理水平與模式帶來巨大的挑戰,互聯網、智能技術為以人為本的城市治理模式創新提供新的手段。依托“互聯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網絡技術和信息平臺,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技術、信息、資本、勞動力等要素的高效流動和合理配置,建設城鄉一體的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無線網絡等基礎設施,整合城市群、都市區范圍的要素空間布局,塑造城鄉一體的互動關系。

           

           3 江蘇省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內容與特征

           

          以2013、2014和2015年住建部公布的江蘇省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為對象,結合對試點城市部門座談和實地調研,對其中的19個試點城市的規劃建設內容與特征進行分析,梳理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重點內容和方向,進一步通過文本挖掘分析方法,總結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主要特征。

           

          3.1  江蘇省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內容與重點

           

          通過19個試點的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任務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城市基于《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提出的保障體系與基礎設施、智慧建設與宜居、智慧管理與服務、智慧產業與經濟4大類指標,集中在公共信息平臺、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智慧政務、智慧城管、智慧市政和智慧社區等領域進行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

           

          同時,部分城市結合地方特色與發展需求,提出獨特的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方向。這些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方向體現在人才、產業服務方面的應用創新上??傮w上,江蘇省智慧城市試點的規劃建設內容,以基礎設施、智慧管理與服務、智慧建設等為重點,尤其是在基礎數據與公共信息平臺、智慧管理與社區建設方面,得到大部分試點城市的重視。

           

          江蘇省主要智慧城市試點的規劃建設內容

           

          3.2  江蘇省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特征

           

          江蘇省整體上經濟發展基礎較好,大部分智慧城市試點以政府為主導,進行智慧城市的總體規劃與頂層設計,并且以政府財政為主要資金來源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呈現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速度較快,但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智慧城市建設得到試點城市的廣泛重視,80%的建設內容和任務建成或達到成熟水平,大部分城市按照智慧城市規劃的目標和任務計劃,持續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江蘇省主要智慧城市試點的建設項目進展情況

           

          二是大多數智慧城市建設按照試點要求和重點方向進行,部分城市結合自身需求進行建設內容的創新和拓展。這些按照國家要求推進的試點城市,確定了智慧保障與基礎設施等4個領域的重點建設方向,并且在具體的建設內容、項目選擇中將其落地。

           

          三是重視智慧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輕視智慧服務項目建設水平的提升,智慧產業項目亟待拓展。分析江蘇省智慧城市規劃與建成內容,盡管規劃建設的內容強調了醫療、教育等智慧服務,以及政務、民生、城市管理等內容,但在實際項目建設中,仍然以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等基礎設施和智慧建設方面的項目為主導?;ヂ摼W、信息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整體的發展水平有待提升。

           

          江蘇省智慧城市試點規劃內容分析圖

           

          江蘇省智慧城市試點建成內容分析

           

           4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策略建議

           

          4.1  加強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提升智慧空間功能

           

          針對當前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重視技術而忽視城市發展的整體考慮,應當進一步強化智慧城市規劃和頂層設計,從信息化、城鎮化、工業化向縱深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系統性地謀劃信息網絡基礎設施與城市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整合建設,提升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的效率。從區域協調、城鄉一體化的角度統籌考慮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目標與內容,強化基礎設施、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產業等要素的整合與協同建設。同時,從“多規合一”規劃的要求出發,在智慧城市頂層設計中,需要協調智慧城市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交通規劃等規劃的內容與項目布局建設。

           

          4.2  推動數據資源整合與創新應用

           

          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使用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將不同部門、行業、系統、結構的海量數據進行融合與互通,深度挖掘數據資源,形成新的支持決策的數據源。各智慧城市應圍繞大數據中心和人口、宏觀經濟、法人、地理信息等數據庫的建設基礎,進一步推動數據資源建設和整合利用,并建立數據更新、數據交換和數據共享使用的長效機制。同時,結合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實際和需求,探索各類數據資源在民生服務、城市治理、企業服務中的創新應用。未來應積極主動探索多源數據在城市管理、交通、環境、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的創新應用。

           

          4.3  面向智慧社會的民生保障和城市治理水平提升

           

          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站在更高的起點和要求上,從安全、高效、和諧、人本等理念和價值導向出發,探索更加深入的智慧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建設模式與策略,推動智能公共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布局與共享。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服務、保障城市安全、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4.4  促進智慧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城市經濟活力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框架下,積極促進信息技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智慧產業創新升級,融合應用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產品的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向價值鏈高端躍升。根據智慧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積極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設立智慧產品研發、檢測和培訓機構,鼓勵企業、研究機構開展與國外智慧產業領域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聯合攻關和技術創新,增強城市的經濟發展、產業創新活力。

           

          4.5  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管理的體制機制


          打破行政界限和部門壁壘,理順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體制機制。第一,健全智慧城市建設決策機制,創新智慧城市建設的管理制度。第二,健全智慧城市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促進數據資源和信息共享的跨行政層級、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快促進跨部門協同應用。第三,健全智慧城市項目管理機制,通過政府投資、PPP模式、購買服務等方式,構建政策統一的投融資機制。第四,應當健全智慧城市運行管理機制,完善綜合管理機構和綜合執法機構之間的聯動機制,強化城市綜合管理職能。

           

          責任編輯:涂丹

           
           
          [ 城投大數據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瀏覽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城投網",獲取城投圈最前沿資訊!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城投大數據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關于網站
          網站首頁
          網站留言
          RSS訂閱
          網站地圖
          幫助中心
          新手指南
          會員服務
          排名推廣
          廣告服務
          積分換禮
          網站留言
          聯系客服
          電話:025-86700522-805
          QQ:/
          微信號:/
          郵箱:/

          手機訪問

          關注公眾號

          蘇ICP備19055198號 城投網 CopyRight 2023?1997-2023 城投網 All Rights Reserved

              <mark id="4xucu"><optgroup id="4xucu"></optgroup></mark>

              <rp id="4xucu"></rp>
              1. <li id="4xucu"></li>

                <tbody id="4xucu"><pre id="4xucu"></pre></tbody>